近日举行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议年会上,和黄医药研发的上海原创新药——呋喹替尼与紫杉醇联合疗法用于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Ⅲ期临床研究结果以“口头报告”形式发布,这份报告也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《自然·医学》上发表。同时登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议和《自然·医学》,显示了国际权威学术机构和业内专家对中国原创新药研究的肯定。
胃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见恶性肿瘤。中国是胃癌高发国家之一,2022年胃癌新发病例约35.9万,死亡病例约26万,疾病负担严峻。由于早期胃癌症状不明显,大部分胃癌在首次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,治疗选择有限且预后较差。
作为一种选择性的口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、2和3抑制剂,呋喹替尼可以通过阻断肿瘤的血管生成,起到抗肿瘤作用。2018年,这款上海原创药物在我国获批上市,用于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。2023年,呋喹替尼在美国获批上市,用于治疗经治转移性结直肠癌。从2023年11月上市到今年3月,这款药物的市场销售额约为6800万美元,未来有望持续提升市场份额,成为上海企业研发的首个覆盖全球的“小分子、大品种”创新药。
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议和《自然·医学》发表的报告,显示除了结直肠癌,呋喹替尼还有望治疗胃癌。这是一项在中国35个临床中心开展的1∶1随机、双盲的Ⅲ期临床试验,评估了呋喹替尼和紫杉醇联合疗法、紫杉醇单药疗法二线治疗703名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患者的对比试验效果。研究双主要终点之一的无进展生存期出现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改善后,研究团队宣布获得阳性结果。
据介绍,接受呋喹替尼和紫杉醇联合疗法的患者中位PFS为5.6个月,而接受紫杉醇单药疗法的患者中位PFS为2.7 个月,取得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改善。呋喹替尼和紫杉醇的联合疗法在客观缓解率、疾病控制率、延长缓解持续时间等其他多个终点上,也观察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改善。
据悉,呋喹替尼和紫杉醇联合疗法用于二线治疗晚期胃癌、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新药上市申请,去年4月已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。这款中国原创小分子药,有望为胃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。
呋喹替尼在欧洲、日本以及全球其他地区的上市申请也在推进中,有望今年惠及全球更多国家和地区的患者。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,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建议消费。文章内容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为进一步强化全行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,增强全行员工火灾自救、互救和...
5月27日,由中铁十局七公司承建的茫油石公路路面沥青下面层摊铺顺...
夏天来了,是谁告诉你的呢?哟,原来是圆溜溜的西瓜,西瓜上面还穿着...
汉DM-i冠军版也好,汉DM-p战神版也罢,都将领衔中国品牌完成...
5月21日,“一汽丰田智能电混技术发布暨新卡罗拉上市发布会”在珠...
“布谷声中夏令新”。在这个美好的时节,“喜迎妇女十三大·巾帼奋进...